院长寄语
院长:别一鸣教授
亲爱的高三学子:
当你们执笔为剑,在青春的考场上书写理想时,欧宝平台app苹果版 交通学院正以七秩荣光为帆,在交通强国的浩荡征程中破浪前行。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作为新中国较早建立的交通人才培养重镇,我们始终高擎"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精神火炬,努力推进交通运输工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用智慧破解交通难题,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交通强国建设的时代号角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蓝图交相辉映,这个伟大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兼具工程素养与数字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加入我们,你们将亲历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跃升的历史进程,用青春才智破解"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时代命题,在交通强国的蓝图上镌刻属于2025级新生的时代印记!
学院概况
欧宝平台app苹果版 交通学院(Transportation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国内第一个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1992年5月经原机械工业部与交通部批准,在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和运输管理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2000年6月合校后更名为欧宝平台app苹果版 交通学院,是我国高校中成立较早、实力较强的交通学院之一。学院按交通运输专业类招收本科生,第2学期进入分专业培养阶段,经过多年发展,现设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覆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
交通运输专业(含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两个本科培养模块)入选2019年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原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建立于1956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本专业第一个博士点。原运输管理工程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前身)建立于1985年,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工程专业建立于1985年,1998年获得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原土木工程-路桥)专业建立于1993年,2000年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入选2020年度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2000年被批准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培养博士生,即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造诣较高,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26人、讲师9人,博士生导师38人。学院拥有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人才1人、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名,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名,吉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3名,欧宝平台app苹果版 “匡亚明/唐敖庆学者”10人。学院科研力量雄厚,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和一大批省部级及行业横向课题,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324篇(其中SCI检索257篇);出版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专著6部;获发明专利286项;完成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90余项,经费累计9100余万元;学院先后获得各类科研奖励总计13项,其中国家级三项,省部级12项。学院注重本科教学工作,多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荣誉奖励。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中,欧宝平台app苹果版 共有17门课程入选,我院许洪国教授的《汽车运用工程》是欧宝平台app苹果版 工学部唯一入选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汽车运用工程》为国家级精品课、《交通工程学》、《运输技术经济学》为省级精品课;在教材建设方面,《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构造》、《汽车节能技术》、《智能运输系统概论》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教学成果方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创新建设与实践”在第七届吉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
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学院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紧紧围绕“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工作重点,多举措、全方面引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立足专业特色,形成“一体两翼、交融汇通”的示范引领模式,以七色天书法协会、联青志愿者协会、环境保护协会、成功学协会、逻辑客桌游协会等社团为载体,组织“每周时政”论坛、“主题团日”系列活动、红歌大赛、纸桥大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文化活动。多举措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注重就业渠道拓展和创新创业培养相结合,激发专业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校本科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高校联盟道路安全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同时,为鼓励学生学习进步,学院先后设立了大连纳思达奖学金、金龙客车KINGLONG奖学金、宝供物流奖学金、万里运业奖学金、新国线奖学金、新华天瑞奖助学金、汽运老校友奖励基金、万集科技奖学金等多项社会奖助学金。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生67人,硕士生257人,本科生1190人,近几年平均每年本科生保送硕士研究生50余人,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面较宽、供不应求,就业率稳步上升。学院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涌现了一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领军人物、知名管理者和知名企业家。还有部分毕业生就职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型汽车企业、交通管理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中。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交流活动。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德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德国西柏林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荷兰汽车工业研究所等国际知名院校和研究所建立了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交流关系。学院超80%教师先后到国外著名大学访问进修、合作研究,每年有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教授来院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工作。学院鼓励本科生参加国际及国内高校间交流活动,每年都有多名同学参加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罗格斯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假期研修、校际交流或夏令营等活动。
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进行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交流
签订了3+1+1海外培养项目
主要参加人为交通、材料、机械学院的学生
专业(类)介绍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模块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综合知识基础,掌握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理论,具备在汽车运用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机械工程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经营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交通运输专业领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产品性能规划设计、检测诊断等能力,具备团队协作、指挥、决策能力和工程师职业素养,预期能够胜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及组织管理等岗位工作。
专业内容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接受汽车运用相关工程领域技术及能力的基本专业训练,满足产品开发、技术支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与社会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
突出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础能力培养;突出“厚基础、精技术、能创新、强实践”的综合能力培养;突出与经济社会需求协同发展适应能力培养。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动力系统原理、汽车运用工程、运筹学、交通工程学、运输技术经济学、交通系统规划、运输组织学、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可靠性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就业方向
可在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继续深造(吉大、清华、北大、同济、北航、北理、东南大学、哈工大等高水平院校的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学科或出国深造)。就业去向包括:国内主流主机厂(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上汽集团、上汽大众、广汽、北汽、吉利、比亚迪),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华为、小米等),汽车产业主要供应商(博世集团、法士特、大陆、西门子、联合电子等),汽车相关研究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研、国汽智联研究院、泛亚等)。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模块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多学科交叉综合知识基础,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业理论,具备解决交通运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交通运输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交通运输及相关专业领域经过五年左右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团队协作、指挥、决策能力和工程师职业素养,预期能够胜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及组织管理业务岗位工作。
专业内容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探讨交通规律,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与决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设计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营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客货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目的。
专业特色
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突出城市交通与公路运输的特色;突出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特色;突出发挥交通科学、物流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主干课程
运输组织学、运输技术经济学、交通系统规划、汽车运用工程、运筹学、交通工程学、交通系统工程、运输商务管理、运输经济学、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交通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等。
就业方向
可在交通运输规划及管理相关领域继续深造(可选择在吉大、清华、北理、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水平院校的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等学科或出国深造)或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研发、技术服务、经营管理等工作,就业去向包括交通运输厅局行政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大众、丰田、本田、泛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等。行业背景好,就业率高,就业面广,薪金待遇好,适应性强,发展潜力大。
李世武教授在国际会议上发言
贾洪飞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交通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道路交通安全及应急等方面知识基础;掌握交通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工程技能和创新方法,富有工程设计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内容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设计、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控制、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现代交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交通运输领域,面向行业方向和国家重大需求,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以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系统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交通工程学
核心课程:交通分析、交通设计、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交通安全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应用创新、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与规划等工作。毕业五年左右,具备担任专业项目技术或管理工作负责人的能力。以2020级本科毕业生为例,60%选择继续在国内东南、同济、北航、哈工大、吉大等高水平院校的交通运输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相关专业深造学习,10%选择出国深造,15%进入交通领域企事业单位(如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长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事可持续交通规划、智能交通工程师、自动驾驶相关算法工程师等咨询、研发以及管理工作,15%准备报考公务员。
别一鸣教授参加吉林省第二届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交通工程本科车路协同实验教学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相关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能够面向未来和解决道路桥梁等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
本专业内容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
专业特色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突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特色,以大类培养为依托,使学生除了学习道路与桥梁方向的专业知识外,还可以了解交通运输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运载工具与汽车运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知识。
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工程地质、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公路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基础工程。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机场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科研、规划、试验、检测、养护与管理等工作。毕业五年左右,能够初步具备项目规划、管理、研究和开发等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预期能够胜任设计部门、大型企业、科研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的重要技术与管理业务岗位工作。以近三年本科毕业生为例,50%左右同学选择继续在国内高水平院校深造学习,5%左右同学选择出国深造,35%左右同学进入道路、桥梁及隧道领域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字头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大专院校),10%准备报考公务员及从事其他相关行业。
刘寒冰教授代表交通学院与堪萨斯大学签署有关学者交流、开展科学研究的合作协议
谭国金教授在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研讨会上进行主旨报告汇报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联系人:尹老师
咨询电话:0431-85094048
学院官网:http://jt.m.deservedlife.com/
版权所有 © 欧宝平台app苹果版 招生办公室 吉ICP备06002985号